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專欄 >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榜樣】厲建民:奉獻十二載 “凡人大愛”潤鄉土
時間:2025-07-07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厲建民捐資援建的陶沖村祠河片區安全飲水工程。
在青草鎮陶沖村程瓦屋組,一座尋常的兩層小樓靜靜佇立,小樓的主人厲建民被鄉鄰們親切喚作“厲大哥”。這位并非巨富的工程隊帶頭人,用十二載光陰,以超過40萬元的愛心捐贈,在陶沖村奏響了一曲善行德廣的奉獻之歌。
陶沖村祠河片區群山環繞,6個村民組散落其間,飲水安全曾是世代難題。2014年,當上級專項扶貧資金5萬余元到位后,厲建民知難而進,牽頭建設安全飲水工程。3口新井掘開希望,供水管網如血脈般延伸,50余戶村民(其中32戶是貧困家庭)終結了“翻山越嶺挑水吃”的歷史。這項工程20萬元的總投資中,厲建民默默扛起近10萬元的資金投入。
隨著清水入戶的渴求日益強烈,他再度自掏腰包9萬元,于毛巖河、高坑新建兩處集中取水點。涓涓清流終于潤澤祠河片90多戶、400余鄉親的心田。2024年,“凈水工程”帶來的正規水廠藍圖在毛巖河畔展開,厲建民又捐資2.4萬元,助力水廠架設380伏高壓供電線路。從掘井引泉到清水入戶,再到水廠升級,厲建民以腳步丈量責任,用肩膀扛起村民飲水安全的“三步曲”。
他的義舉,還深深印刻在鄉親們安全出行的大道上。程瓦屋組以前通往外界只有一條主干道,過祠河僅靠落水橋,每逢雨季,該路便成險途。2016年,程瓦屋組決定村民集資建橋,厲建民二話不說,捐出7萬元,約占該橋建設總投資的一半。
2021年,當夜幕降臨,祠河片區葉河至葉灣1.8公里主干道首次被43盞嶄新的路燈點亮。厲建民個人捐資9萬元,帶著工友們日夜奮戰,從此終結了鄉親們打手電筒摸黑出門的歷史。一路燈光璀璨,不僅照亮了鄉親們腳下的路,也映照著厲建民那份樸素而堅韌的擔當。
12年來,“有事找厲大哥”成為祠河片區群眾遇到難題時的第一反應。該村五保老人童和生曾因常年受助而心感不安,執意要塞給厲建民100元辛苦費。面對這份沉甸甸的心意,厲建民依舊微笑婉拒:“我年輕,掙錢比你容易些。能為鄉親做點事,我也很高興。”
該村飲水工程、道路亮化工程建成后,厲建民每年還自掏腰包1萬多元,用于路燈維護與供水管網檢修。當問及力行公益的初衷時,他坦然地說:“我三個女兒都成才立業了,她們不僅無需我托舉,反而還出資支持我繼續做這些事,只是擔心我太累了。”女兒們的理解與接力,讓這份大愛情懷有了更深沉的回響。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厲建民以十二載堅持、40萬元捐資,在山鄉刻下“凡人大愛”的生動印記。他的善行如細水長流,匯聚成微光星河,滋潤了一方土地,帶動了一批群眾,讓鄉村共建、人人擔責成為當地群眾最廣泛的價值認同。 (黃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