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 > 專題欄目 > 奮進振興路 當好“排頭兵”
桐城宇航家庭農場:實行“稻鱉共養” 生態經濟雙豐收
時間:2024-08-09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宇航家庭農場“稻鱉共養”農田一角。
稻在水中生,鱉在水里游,在桐城市文昌街道官橋村的一片100多畝水稻田里,“稻鱉共養”生態循環模式實現了生態經濟雙豐收。
時已立秋,稻田里的水稻郁郁蔥蔥,長勢喜人。走進文昌街道官橋村宇航家庭農場的稻田里,記者看到,與普通稻田不同的是,這里的農田四周開挖出環形水溝,里面放養了2萬多只甲魚,甲魚以水稻害蟲、魚類為食,水稻以甲魚糞便為肥料,產出的是有機無公害綠色食品。
宇航家庭農場負責人周庭海告訴記者:“實行‘稻鱉共養’生態循環模式后,我這片稻田不施肥、不打藥,真正做到了綠色生產。”在周庭海的眼里,這些甲魚便是田里的“第二份收入”。一年下來,一畝“稻鱉共養”田,預計純利潤可達5000元,是原先常規種糧的7倍左右。在田邊,周庭海和記者算了一筆賬:一畝田水稻收益約1200元錢;甲魚方面,一畝田可收兩百斤甲魚,按照50元錢一斤,收益可達萬元。
圖為農場工作人員正在稻田里起獲甲魚。
圖為宇航家庭農場稻田里放養的甲魚。
稻田養鱉有效益,宇航家庭農場周邊的一些種糧大戶也陸續前來取經,擬發展“稻鱉共養”。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食品安全意識不斷提高,生態種養作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模式受到廣泛關注。這種“稻鱉共養”模式減少了農業污染、提高了食品安全、建立了綠色生態循環系統,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徐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