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方國祥:赤子之心報桑梓
時間:2024-05-21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方國祥夫婦。
在青草鎮陶驛村,提起在外創業能人方國祥,村民紛紛豎起大拇指。人們稱贊最多的是他的感恩情結、家鄉情懷。
“家鄉哺育我,現在我創業有成,應該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饋家鄉和父老鄉親。”方國祥一直用行動踐行諾言,砥礪前行,回饋社會。
難忘一雙解放鞋
方國祥生于1975年4月。小時候家里4口人,父親在鄉下為人理發,母親視力差,只能在家操持家務,加上妹妹,一家人雖然不富裕,倒也其樂融融。可是,天有不測風云,方國祥11歲那年,父親突然病逝。兩年后,母親帶著他妹妹改嫁到了另外一個鄉鎮。從那時起,方國祥開始獨立生活,要打點4畝多的農田,要種菜地,還要上學,可他只有13歲!
1987年冬天,方國祥就讀小學5年級。有一天下大雪,路面泥濘,他怕把自己唯一的一雙舊解放鞋弄壞了,就脫掉鞋子赤腳走路。當他提著鞋子、兩腳凍得通紅地走進教室時,同學們震撼了。在班長倡議下,全班45個同學每人湊了一角錢,給他買了一雙嶄新的解放鞋!
“在我看來,這不單單是一雙鞋,更是同學間的深情厚意!這件事一直在我的心中,永遠忘不了。后來,我走上社會,一直懷著一顆感恩和友愛的心,經常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每每談及這件往事,方國祥都難掩心中的感慨。
15歲時,方國祥在村老支書的幫助下,拜師學習瓦工手藝。4年后出師,方國祥就只身到了寧夏,成了一名有手藝的農民工。由于踏實肯干,跟著工程隊,輾轉寧夏、廣東等地,從一個打工仔逐步成長為包工頭,也掙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知恩圖報回饋桑梓
2003年開始,方國祥到北京打拼,并擁有了自己的公司。2009年,方國祥加入“北京桐城鄉友會”。逢年過節,他都會同鄉友會的志愿者一起回到家鄉,到最需要的地方訪貧問苦、扶危濟困。這些年,方國祥幾乎走遍了桐城所有鎮街(道)。
2005年,陶驛村自籌資金修建到九隊的通組道路,方國祥帶頭捐款5000元。他還帶領周邊鄰居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個人出資修建200多米通戶硬化道路,解決了多戶村民的出行難題;將原有通村公路拓寬加厚,相互聯通,方便群眾出行;還砌壘石壩,興修當家塘,綠化村莊,讓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2015年,得知陶驛村要建設新的黨群活動中心,方國祥帶頭捐款1萬元,還電話邀請來10多個朋友,現場集體捐款近6萬元。2024年,陶驛村成立“救急難互助社”,他又是第一個捐款,成為互助社第一個社員。
故鄉淳樸的民風、自身的成長經歷、長輩的言傳身教,讓方國祥厚植了誠信友善、敬業奉獻的道德修養,他始終把誠實守信作為立身之本,以“用心做事、誠信為人”的準則一步步把事業做大。
2019年,在原北京桐城鄉友會的基礎上,成立了“北京桐城商會”,有200多家會員單位組成,方國祥被推舉為北京桐城商會常務理事,參與舉辦多次商會大型活動,所有賬目清清楚楚,逐日公開、公示,得到所有會員的肯定。
今年5月,北京桐城商會換屆,方國祥被推舉為商會副會長。“幫助會員企業成長,為家鄉招商引資牽線搭橋,我覺得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當選商會副會長后,方國祥如是說。
一雙解放鞋,讓方國祥銘記在心,也成為他對故鄉無法割舍的情感紐帶。(黃健生 余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