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奮進振興路 當好“排頭兵”
桐城:菌菇種植顯特色 產業質效雙提升
時間:2024-05-12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黃甲鎮向陽村村民正在采收黑木耳。
調查數據顯示:桐城市今年食用菌種植規模超400萬袋,食用菌產量可達2200噸,年產值可達2000萬元。食用菌種植在12個村初具規模、彰顯特色,村均年增收30萬元,累計帶動群眾就業600余人,人均務工增收近萬元。
近年來,桐城市牢固樹立“大食物觀”和綠色發展理念,因勢利導興產業,引培主體強帶動,推動食用菌產業擴量提質增效。
招大引強。桐城部分鎮(街道)深化與安徽谷益農農業有限公司等食用菌產業龍頭企業合作,2023年建成液體菌種菌棒廠2個,帶動5個村新發展黑白木耳種植70萬袋;引入投資主體,建設集食用菌生產、菌種繁育基地和加工中心等為一體的現代化食用菌產業園項目,總投資2600萬元,目前,該產業園基本建成,40萬袋白木耳菌棒已入棚出耳。
圖為木耳大棚里,白木耳長勢喜人。
挖潛育優。桐城立足山區獨特的生態資源、畈區豐富的秸稈資源,推進6個鎮(街道)大力發展香菇、羊肚菌等食用菌種植,“桐城香菇”已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黃甲鎮采用“原料專業化供應+工廠化菌包生產+農戶分散出菇管理”生產模式,聯合區域內食用菌種植基地,打造集研、產、加、銷等為一體的食用菌產業聯盟,壯大特色產業,目前,該鎮年食用菌種植規模達120萬袋。
聯農帶農。各村建立“公司+合作社+村集體+農民”的利益聯接機制,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村企共建、農民務工等方式,促進農戶發展產業、就近就業和村集體經濟增收。截至目前,全市12個規模種植食用菌的村,村均增收30萬元,累計帶動就業600余人。
下一步,桐城市將繼續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打造植物、動物和菌物“三物循環”發展模式,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實現食用菌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程朝暉 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