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奮進振興路 當好“排頭兵”
范崗鎮花園村:用活資源興產業 強村富民立根基
時間:2024-04-12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優質蝦苗投放到稻蝦綜合種養基地。
近日,在范崗鎮花園村的鄉村振興代加工車間里,一派忙碌的景象,20多名婦女在工作臺上嫻熟地折著雨衣,一個月下來,她們能掙到2000元左右的工資。這座剛剛建成運營的代加工車間,不僅盤活了村集體閑置資產,還帶動了周邊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拓寬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近年來,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花園村強化黨建引領,以發展強村富民產業為抓手,深入挖掘并整合村域各類資源,利用閑置村部建工廠、水稻田里養龍蝦、整治塘口搞養殖,多路并進興產業,有效發展了村級集體經濟,帶動了群眾增收。
閑置村部建工廠。今年,花園村積極對接當地工業企業,改造利用村里的閑置舊村部,由廠方提供加工原料和工具,負責技術培訓和指導,并訂單回收加工產品;村合作社整合場地,提供桌椅板凳,負責招工和人員管理等,因地制宜建起工業品代加工車間。此舉讓村集體增收益、村民穩就業,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水稻田里養龍蝦。水稻種植是花園村傳統主導產業,近年來通過流轉土地3500余畝,使農戶受益140萬余元,村集體增收14萬余元。為實現多元、高效發展,該村立足資源優勢,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牽頭,發展稻蝦綜合種養,培育特色產業鏈,增加農業效益。今年2月,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已流轉稻田200畝,建成稻蝦綜合種養基地,3月份已投放優質小龍蝦蝦苗4000斤,預計“五一”期間將迎來首批小龍蝦上市,這將為該村稻蝦綜合種養產業發展提供樣板。
整治塘口搞養殖。在花園村合勝組的養魚塘里,水體清澈,可以看見成群的魚兒游來游去。“這片養魚塘面積約40余畝,昔日是無人問津荒廢水塘,現在經過整治,已成為高標準養魚塘?!睋▓@村黨總支書記黃海介紹,為盤活荒廢塘口,村里去年對該塘進行清淤整治,建成高標準池塘,發展水產養殖,當年投放魚苗1000尾,當年冬捕為村集體增收1萬余元。今年,該村擴大了淡水魚養殖規模,投放各類魚苗4000尾,預計可為村集體增收5萬元。
下一步,花園村將以產業振興為主攻點,用活資源、做優農業、做大工業,實現強村富民,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趙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