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奮進振興路 當好“排頭兵”
大關鎮:用活村級資源 做實“強村”文章
時間:2023-11-21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大關鎮緊扣年度目標任務,聚焦薄弱環節,找準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發力點”,抓住破解集體經濟發展難題的切入點,多措并舉,發展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加強調度,持續推進。該鎮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做好“三農”工作的重點之一,及時研究村集體經濟發展工作,明確各村集體經濟發展規劃與年度目標;成立以鎮黨委副書記為組長、鎮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安排各包村聯系的鎮干部作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聯系人,負責督導、調度各村集體經濟發展工作。
整合資源,謀定項目。該鎮盤點清理各村現有固定資產,充分摸清村集體經濟現狀,鼓勵村集體以發包租賃、流轉和入股等方式,依法合規開發利用村域內土地、廠房等資源,實施強村項目。卅鋪村通過引進客商租賃閑置農貿市場,帶動集體增收3.2萬元;麻山村通過出租集體林場,帶動集體增收1.3萬元;胡埠村通過入股安徽森源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每年獲取分紅2萬元。該鎮完善各村村務監督委員會、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監事會,充分發揮其民主監督作用;村級各項工作均通過“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予以公示,將“家底”“明白賬”交給村民,確保村集體“三資”在“陽光下”運營。
聚焦產業,夯實基礎。該鎮繼續做好優勢產業,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大力發展茶葉、水稻等種植產業,支持各村利用集體土地等要素,參股到轄區內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或專業合作社,以村企(社)共建方式實現強村富民。歧嶺村爭取財政資金60萬,購置茶葉加工設備并新建茶葉加工車間,通過成立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將車間設備打包,整體交給該合作社運營。該合作項目每年獲取收益3.6萬元,全部量化分配給脫貧戶,帶動脫貧戶130戶424人實現增收。(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