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奮進振興路 當好“排頭兵”
黃甲鎮:“宜業工坊”鋪就“就業增收路”
時間:2023-10-27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為持續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和農民就業增收,黃甲鎮立足自身優勢,高質量打造“宜業工坊”,全力鋪就群眾家門口的“就業增收路”。截至目前,該鎮“宜業工坊”吸納就業150人,其中脫貧人口有92人。
因地制宜,應建盡建。該鎮嚴格對照“宜業工坊”創建標準,發動各村兩委干部、網格員等入戶宣傳相關政策,摸排登記符合創建標準且愿意參加創建的企業、農民合作社、生產經營大戶、創業致富帶頭人等經濟主體,確保創建工作底數清、情況明、動態準。綜合考慮當地的自然資源、產業基礎、群眾意愿等因素,采取“合作社領建”“村企共建”“跨村聯建”等方式,統籌用好用活閑置、低效資源,因地制宜、因產制宜建設“宜業工坊”。截至目前,全鎮共建有“宜業工坊”示范點8個。
多方融合,拓崗增收。該鎮堅持以“發揮資源稟賦、推進產業融合、促進農民就近就地穩定靈活就業”為創建目標,以“產業賦能+”“就業載體+”“三產融合+”“商貿流通+”等創建模式,靈活創建“宜業工坊”。向陽村利用村辦菌棒加工廠創建“宜業工坊”,開發適合農戶及低收入群體、弱勞動力的就業崗位,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同時帶動村民就業增收。黃鋪村將原就業幫扶車間改造升級成“宜業工坊”,生產浴帽等日用品,吸納脫貧人口穩定就業、穩定增收。
優化保障,提升質效。該鎮充分利用財政銜接資金,優先支持“宜業工坊”必要的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資源共享和效益最大化;常態化組織“宜業工坊”從業人員及其他有就業愿望的農戶,參加就業創業培訓、勞動技能培訓,增強群眾創業就業能力;每季度對“宜業工坊”經營狀況、帶動就業情況等進行跟蹤監測,及時發現并解決“宜業工坊”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助推“宜業工坊”立得住、長得大、能帶富。 (劉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