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專欄 > 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
大關鎮卅鋪村:“黨小組之家”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時間:2023-08-17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近年來,大關鎮卅鋪村創新建設 “黨小組之家”,著力以“小切口”解決“大問題”、以“小聯動”推動“大治理”,構建形成支部連著“黨小組之家”“黨小組之家”連著黨員、黨員連著群眾的“紅色鏈條”,推動黨群活動常態化、基層治理網格化、為民服務一體化。
區別于黨員中心戶,“黨小組之家”更加凸顯“家”的溫馨感和“拉家常”式的靈活性,能夠及時有效地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該村龍塘組黨小組長陳玉銀將自家庭院改造成“黨小組之家”“信用積分超市”,搭建起了組里黨群議事的新舞臺。過去,黨小組沒有固定的活動場所,如今庭院版“黨小組之家”成了村民議事的活動基地,大家圍坐在一起拉拉家常就把矛盾糾紛化解了。
人居環境整治時,黨小組長陳玉銀帶領全組黨員主動亮身份、做表率,帶動村民整治人居環境,推行積分制管理,深化“清潔戶”“最清潔戶”“黨員示范戶”和信用村信用戶等群眾性創建選樹活動,季度根據積分排名兌現獎勵。組織村民參與村規民約制定,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遵紀守法、鄰里和諧、籌資籌勞等要求具體化,形成行為規范,對違反者公開批評教育,引導村民自覺遵守。
“‘黨小組之家’幫助村里化解了不少矛盾,這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促提升,如今卅鋪村‘龍塘樣板’得到各級高度肯定,帶領全村整體形象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卅鋪村村黨總支書記盛新苗高興地說。
“群眾自己的事情,讓群眾自己商量著辦,辦不了的,報給村里辦。‘黨小組之家’具有服務范圍小、結構設置活、聯系群眾緊的鮮明特點,猶如一個個鮮活的‘紅細胞’,讓基層黨員有了廣開言路的平臺和機會。”卅鋪村網格指導員張恒說道。
將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等村級中心工作融入黨小組活動,實現黨建與發展同頻共振。截至目前,卅鋪村龍塘組“黨小組之家”引導黨員帶領村民籌資、籌勞、籌想法,充分發揮鄉賢能人效應,共籌資41.87萬元用于村莊建設,解決民生難題30余件,有效構建了黨群互助互建的工作模式,形成“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的良好局面。(章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