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專欄 > 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
孔城鎮:調解千家事 溫暖萬人心
時間:2023-08-09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村里的矛盾糾紛多是家長里短,但如果不及時解決,可能會成為‘大禍患’,影響鄉村文明和諧。”朱文婭是孔城鎮桐溪村的村干部,工作中,她善于以情動人,和風細雨般地化解村民之間的糾紛,成為和諧鄉村的建設者。
前不久,桐溪村汪莊組吳老和章老因為田畝界限發生糾紛,言語激烈。朱文婭接到其中一人電話,立即趕往現場協調。經詢問,她得知:原本兩家地之間有個樹樁作為界限,后來不知道什么原因樹樁不見了,漸漸地界限就模糊了。詢問過程中,吳老和章老又爭吵了起來,甚至一度想要動手,朱文婭見狀立馬阻止。可是二老推搡過程中卻不慎把朱文婭推倒了,膝蓋重重地磕到一塊石頭上,吳老和章老一下慌了神,趕緊攙扶朱文婭起來,并向她道歉。
朱文婭強忍著疼痛說:“看得出你們二老平時也是和藹的人,畢竟抬頭不見低頭見,不能為了這點小事傷了鄰里和氣,要像‘六尺巷故事’里的先賢一樣,彼此互讓一點,事情不就化解了。”經朱文婭勸說后,雙方最終劃清了田間界限,握手言和。
調解千家事,溫暖萬人心。當下,群眾之間的矛盾糾紛涉及面廣,不僅考驗著鄉村干部的政策、法律水平,還考驗著鄉村干部的情感溝通能力。
蔡葉華是孔城鎮砂崗村的村干部,他也善于運用“六尺巷調解工作法”化解鄉間的“雞毛蒜皮”,讓鄰里和諧相處。砂崗村今年開展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砂崗村民組馬某為了配合美麗鄉村建設,自費一萬元買了彩鋼瓦修繕房屋。由于屋檐彩鋼瓦延伸出來一點,鄰居張某認為他家屋檐出界了,放言“要把瓦砸掉”,雙方矛盾升級。蔡葉華得知后,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勸解,并用“六尺巷故事”進行引導,最終雙方決定各讓一步,矛盾成功化解。
近年來,除鎮村干部外,該鎮有威望、口碑好、善于做群眾工作的退休干部、教師與村民也都積極參與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形成了家、組、村、鎮多元化解糾紛的調解網絡,合力讓“大事變小事、難事變易事”,文明和諧蔚然成風,孔城鎮也因此成為第七屆安慶市文明村鎮。(吳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