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專欄 > 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
桐城:信用賦能“擴內需” 提振消費促發展
時間:2023-05-25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今年以來,為建設“信用桐城”、優化消費環境,桐城市相關部門通過加強信用信息公示、完善分級分類監管、簡化信用貸款流程、推廣信用承諾促銷等措施,切實發揮“信用賦能、助力消費”激勵作用,讓信用助力消費增長,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加強公示促規范經營,讓消費更放心
信用信息及時全面地報送、歸集和公示是提振消費信心、保障消費安全、暢通經濟內循環的關鍵一環。市信用辦采取“雙公示”信息日提醒、周通報、月調度、季評估以及專項培訓等方式,嚴格落實各類信用信息“應公示盡公示”。截至目前,桐城市共歸集“雙公示”信息43267條,其中,行政許可39118條、行政處罰4149條,其他信用信息251516條,有效規范商品和服務市場行為,創建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讓廣大消費者敢于消費、放心消費。
實化分級分類監管,讓消費更安心
差異化的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實現了靶向抽查、精準監管,推進監管既“無處不在”又“無事不擾”,全力保障消費市場穩定。通過安徽省事中事后監管平臺,市信用辦對20299戶企業按照信用風險“高、較高、一般、低”進行分類監管。食品專業領域遵循“風險分析、量化評價、動態管理、客觀公正”原則,實現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風險分級全覆蓋,目前已評定為高風險75家、中風險6家、一般風險5267家,針對中高風險的生產經營單位開展風險隱患“清單式”檢查,實現“閉環”管理。質量提升領域根據產品質量分類監管辦法,對獲證企業及檢驗檢測機構實行差異化監管,目前,我市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462家,其中,A類企業13家,B類企業447家,C類企業2家;檢驗檢測機構12家,其中,B類11家,C類1家。
簡化信用貸款流程,讓消費更省心
為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壓力,助力各類市場主體在消費市場煥發活力,我市推廣“信易貸”模式,為消費市場“引活水”。目前,我市正在全域開展的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共完成農戶(居民戶)信息采集180809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051個、村集體經濟組織200個,平臺系統評定信用戶101113戶、信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877個,所有村集體經濟組織均達到信用標準。信用評定結果最終運用到信用貸款授信用信過程中,在桐金融服務機構差異化推出“金農農e貸”“振興助農貸”“興村富農貸”等26項涉農金融產品,最高授信額度達700萬元,最低利率降至3.65%。信用等級符合要求的居民或者經營主體將無感化、便捷獲得信用貸款。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實現授信37.4億元、用信21.3億元。
推廣信用承諾,讓消費更暖心
桐城相關部門做好線上線下宣傳,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舉辦主題宣傳活動,圍繞誠信經營、護航消費、放心消費、提振信心等重點領域向經營商戶發起誠信經營倡議,引導商家樹牢誠信經營理念,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并為消費者講解傳授辨假識劣技巧,普及消費維權的基本知識,增強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市信用辦本著快捷服務和優惠折扣雙原則,協調經營主體開展信用承諾活動,在市級層面推出金融服務、交通出行、社會事務等7大類22項場景應用。鎮村結合本地實際自創37項“接地氣”的場景應用,營造守信用、促消費、謀雙贏的濃厚氛圍。
下一步,桐城市信用辦將依托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信易貸”平臺,繼續創新信用信息應用場景,促進消費市場有序健康發展,讓誠信企業在信用消費市場中獲利,讓個人在信用消費中得實惠,共建放心、安心、省心、暖心的消費環境。(黃雙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