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 守正創新,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
時間:2023-01-17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作為企業和政府之間的橋梁紐帶,桐城市企業服務中心(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尋求大會精神與為企服務工作的結合點,始終將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首要任務。自市企業服務中心掛牌成立以來,出臺了一系列惠企、暖企舉措,簡化企業申報事項行政審批流程、推動重點項目代辦幫辦工作、推進 “最多只跑一次 " 改革等,極大提高了企業的滿意度。
一、注重黨建引領,著力“惠企”優服務
市企業服務中心積極組建以黨員干部為核心的工作專班,由黨員干部帶頭深入企業,一方面推送惠企政策,為企業提供優質、實用的針對性培訓服務,舉辦國軒專場”“海盾專場”等專場惠企政策培訓;另一方面開展“新春訪萬企”“優環境、穩經濟”等走訪調研活動,了解企業發展現狀,梳理企業發展痛點、堵點、難點,建立問題清單、形成工作臺賬、實行專人管理。截至目前,累計服務600余家企業,通過自辦、交辦、督辦辦結訴求1700余個。
二、著眼常態長效,機制引領促發展
聚焦重點項目進度問題,桐城市企業服務中心成立了幫辦專班,出臺《桐城市項目幫辦代辦工作暫行實施辦法》《桐城市企業訴求處理工作暫行辦法》及《桐城市代辦員管理考核辦法》,為項目推進提供全覆蓋、全方位、全周期的“媽媽式”服務。2022年9月8日成立安慶市首個“重點項目直通車”辦公室,整合全市76人的代辦、幫辦員隊伍,全力保障項目建設。在億元項目施工現場設立進展情況公示欄,讓企業知曉“有事找誰”,實現項目閉環管理。建立惠企政策培訓會機制,以“專題授課+量身定制+培訓反饋”培訓形式,為企業提供針對性精品培訓服務。截至目前,桐城市共有重點項目42個,已開工34個,其中已投產9個,入庫納統23個。
三、積極“與企桐行”,紓困解難辦實事
中心積極搭建政企溝通平臺,邀請企業家與市委市政府負責人面對面溝通。單月舉辦“與企桐行”早餐會,傾聽企業發展需求,解決企業難題;雙月舉辦“與企桐行”夜話會,暢聊產業發展思路、使命與擔當,出主意、談生意、謀發展。為企服務模式不斷轉換,服務之心永葆熱忱。另一方面緊盯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建章立制,簡化審批流程,今年通過代辦、幫辦共辦結企業審批事項40余件,服務企業30余家,從證照代辦到歷史遺留問題的協調解決,以更實舉措更優服務,持續提高企業獲得感。
四、開拓搭橋挖潛,產需對接助增長
企業服務中心(科創中心)立足桐城市特色產業,利用會展、論壇等平臺,幫助企業拓寬信息渠道,挖掘潛在客戶,助力企業做好產需對接。今年以來,成功舉辦了中國·桐城綠色包裝產業發展論壇以及中鼎(桐城)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論壇等多場產需對接會,聯系在外桐城杰出人士,對接企業上下游企業,幫助企業拓寬信息渠道,為企業找訂單、找市場。已促成了本地8家企業與其上下游企業簽訂合作協議,還有多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進一步拓展了桐城包裝產業、汽車零部件產業“朋友圈”,推動產業鏈價值鏈向中高端延伸。
黨的二十大指出:“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升生產力。”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桐城市企業服務中心(科創中心)黨支部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也為下一步工作做出如下部署:
一是頂層建設,注重黨產融合。中心上下認真學習二十大精神,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扎實推動頂層建設,著力凝聚思想共識,以上率下,堅持發揮黨員干部的示范引領作用。定期召開黨組會議,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將研究部署的黨建工作貫穿到為企服務工作各方面。
二是職能深化,提供精準服務。在開展“企業服務中心+涉企審批科室"聯合代辦幫辦服務的基礎上,將繼續拓展工作職能,對接全市涉企服務部門,在企業開辦、許可審批、人才招聘、融資信貸、法律咨詢等方面創新突破,著力提升惠企服務協同協辦工作水平,為企業提供“N對1"的精準服務,助力營商環境建設再上新臺階。
三是“一企一策”,延伸產業鏈。實施“一企一策”,幫助重點企業、鏈主企業等解決堵點卡點問題,打通“主動脈”和“微循環”,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同時積極發揮重點企業、鏈主企業的主導優勢,延伸產業鏈,推動更多中小微企業平穩運行。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桐城市企業服務中心(科技創新服務中心)黨支部將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心無旁騖支持企業發展,堅決當好服務企業發展的“服務員”,助力打造一流“滿宜辦”營商環境,為桐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企業服務中心 葉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