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發力補短板 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時間:2022-12-22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近年來,桐城旅游業發展取得重大進展,旅游品牌效應日漸顯現,但目前仍處于爬坡越坎的瓶頸期,發展短板亟待補齊。我們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揚長補短,聚力發力,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促進桐城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對比先進地區和周邊縣市,桐城旅游業發展短板主要體現在:一是大眾項目多,特色品牌項目少,擴大產業規模、優化產業結構任重道遠。二是旅游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亟待加強。三是旅游業市場主體弱,專業化管理、可持續運營能力不強。四是旅游從業者隊伍整體素質不高。這些制約我市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短板,必須采取有力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筆者就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強化旅游業人才隊伍建設。首先要抓好旅游從業人員的業務和技能培訓,規范旅游從業人員行為。其次要充分發揮旅游文明督導員隊伍的作用,倡導文明旅游,有效提升市民和游客的文明素質,讓旅游成為傳播文明、促進交流、增進友誼的橋梁。再次要制定、出臺旅游業人才培養引進計劃,支持市內職業技術院校開設文化旅游相關專業,重點加大旅游產品開發、景區管理、旅游服務、市場營銷、項目策劃等方面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
二是著力形成工作合力。發展全域旅游,各鎮、街道必須主動、聯動,各部門必須聯合、配合。在全面摸清全域旅游資源的基礎上,制定發展規劃與實施方案,明確建設目標與任務,確定建設模式與責任,有計劃、有重點地依次推進。強化黨委、政府對全域旅游工作的領導,創新全域綜合統籌發展機制,建立健全適應旅游業發展的政策保障機制、資金整合使用機制、目標責任考核機制;建立部門互動機制,推動部門聯動、協調配合,積極參與旅游的開發、建設、管理。
三是聚焦旅游營銷統籌。創新投資模式,推動文創孵化,加快引入旅游及相關產業發展資金。要從提高全域旅游品牌知名度的角度,做好對外宣傳營銷;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做到產品線上線下聯動發展,加快移動互聯網與旅游營銷結合。注重全域旅游品牌的培育與打造,對各類特色資源和成熟項目,進行包裝、組合,加大推介和宣傳力度;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域的、民族的特色文化資源,舉辦好各種民俗、節慶等旅游主題活動。
四是完善“旅游+”產業鏈。旅游是一個無邊界的產業,要充分發揮“旅游+”的作用,深度融合農林牧漁、建筑、交通運輸、信息技術、金融、房地產、教育等行業,相融相成,形成新業態,構筑新的生產力和競爭力,提升旅游業發展水平和綜合價值,促進旅游產業鏈全域輻射。要重視培育旅游產業文化底蘊,要讓旅游產品有文化,旅游企業必須有文化,地方更要彰顯地域文化特色。要重視生態保護和生態修復,項目建設按景區化要求規劃、設計和施工,真正起到造景、添景又融入自然的作用。
五是提升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從“點、線、面”三個層面,全方位推進全域旅游發展。區域點、線、面的景觀品質、文化內涵、空間分布將直接影響旅游業的吸引力。要做好景點,把點融在線中,構建合理、科學的旅游環線,完善線上觀景點、驛站、公廁、停車服務點等設施,提升旅游便利度。要加強沿線面上地方特色景觀建筑、生態植被、村莊田園的建設保護,營造賞心悅目的旅游環境。全社會參與、城鄉一體聯動、旅游企業和旅游從業者、當地居民共同行動,就能形成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作者:龍眠街道黨工委書記 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