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專題調研報告】努力為未成年人“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創造良好文化環境
時間:2022-12-09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關系國家未來和民族振興。為貫徹落實各級關于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決策部署,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落實落地落細,市文旅體局結合部門職能,扎實開展一系列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工作短板。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開展情況
1、加強法治宣傳引導。
強化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積極宣傳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著力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氛圍。及時印發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宣傳材料,重點督促文化旅游體育市場從業人員認真學習、對照落實,引導依法誠信經營。充分利用公共電子屏、微信公眾號、工作群等載體,及時通知傳達未成年人保護專項工作要求,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抓實社會宣傳,提升全社會的法治意識、責任意識,助力筑牢社會保護防線。
2、強化執法監管。
抓預防。一是嚴格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規定,嚴禁在學校周邊設立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經營場所。二是認真落實互聯網上網終端監管軟件的安裝和使用,過濾不良信息,凈化網絡空間。三是利用全市文化市場視頻監控系統,對網吧、娛樂場所經營情況進行實時監測,發現問題,及時提醒或警告,預防和減少違法行為的發生。四是與公安部門密切配合,進一步完善身份證刷卡系統,所有消費者必須使用二代身份證刷卡后方能上網,對不刷身份證或者借用他人身份證刷卡上網等違規行為,一經查實,從嚴查處。
抓監管。一是督促娛樂場所、網吧業主依法履行社會責任,在醒目位置懸掛“未成年人禁(限)入”標識,落實實名上網制度,嚴禁接納未成年人。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方式,依法查處娛樂場所、網吧等場所違規接納未成年人的經營行為。二是扎實推進“掃黃打非”各項工作,開展校園周邊出版物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清查非法出版物、音像制品等,同時與周邊縣、市開展區域聯防協作互查,推動“掃黃打非”工作無盲區,全力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市場環境。三是強化部門聯合執法監管。積極與相關部門聯動,以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為目標,嚴查網吧、歌舞娛樂等場所的違禁違規經營行為,提高監管效能。
抓凈化。一是凈化文化市場環境。在全市開展以《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為主要內容的法制宣傳活動,通過張貼通告、發放《致全市中小學生家長的公開信》和《給全市網吧經營業主的公開信》,加密節假日等關鍵時段的市場檢查,有效凈化文化旅游體育市場環境。二是凈化校園周邊環境,加大市場巡查監管執法力度,緊盯學校周邊網吧、影院、KTV、游戲游藝廳、書報刊音像店和印刷行業等重點場所,查處無證無照流動書攤點以及網吧、娛樂場所接納未成年人、出版物經營單位發行非法出版物、歌舞廳播放違禁曲目等違法違規行為。
3、開展特色文體活動
豐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市圖書館、博物館、體育館鄉鎮文廣站和農家書屋等文化陣地和文化資源,均面向未成年人全部實行免費或優惠開放,在公共文化場館以展板、易拉寶等形式,開展各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宣傳教育和文明實踐主題活動。市圖書館專門設立未成年人閱覽室,建立未成年人書庫,購置少兒電子閱讀機,為未成年人提供閱讀服務。結合“15分鐘閱讀圈”“道德大講堂”“小小講解員”“桐心悅讀”“送戲進萬村”、送電影下鄉等活動,組織開展“凈化社會文化環境·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系列文化活動;開設少兒戲曲輔導、小小志愿講解員等培訓班,持續開展送文化下鄉、非遺傳承進校園等活動,成功舉辦“禮贊新時代”少兒書畫美術作品展等系列文化活動,組織展出青少年美術作品400余幅,先后到學校開展各類少兒輔導培訓8次16節課,參訓未成年人1000余人次,極大豐富了未成年人的精神食糧。
二、存在的問題
1、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宣傳不足。市場檢查中經常發現家長帶著未成年的孩子進入娛樂場所消費。
2、部門聯動協作不暢。各部門之前溝通協作不夠,沒有形成工作合力,實際工作中導致有些政策落實不及時、效果不明顯。
3、執法過程中取證難。在涉及未成年人案件執法取證過程中,不當詢問給未成年人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4、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手段單一。目前文化部門保護未成年人的主要手段為“堵”,不準未成年人進入互聯網上網服務場所、歌舞娛樂場所、電子游藝廳等……而提供給青少年參加正常文體娛樂活動的場所嚴重不足,服務內容還不夠豐富多樣,同時社會、學校、家庭教育的正面引導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短板。
三、下一步工作努力方向
1、加強普法宣傳。充分發揮部門優勢,加大未成年人保護系列法規的宣傳力度,構建社會、學校、家庭共同參與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格局。堅持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優先,不斷豐富文化載體,推進工作創新,全力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2、密切部門協作。與其他部門之間加強溝通,促進信息共享、執法聯動、地區協作,增強聯動執法質效。
3、完善救助機制。為切實解決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的取證難、認定難等問題,適應新時代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新形勢新要求,促成相關部門聯合成立未成年人“一站式”取證、救助中心。
4、強化正面引導。加強與相關部門的互動,以滿足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為導向,開展特色文體和研學游活動,引導未成年人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文旅體活動,豐富正能量的書籍、影視作品、網絡視聽節目供給,持續凈化校園周邊環境、網絡空間和文化市場,廣泛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未成年人“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桐城市文化旅游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