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日報:無標題
時間:2022-06-24
來源:
“安慶藍”又刷屏了
6月20日,藍天白云下的城市風景如畫。當日,我市天氣晴好,天空湛藍如洗,白云連綿,隨手一拍,皆是美景,不少市民都在朋友圈分享隨手拍攝的“安慶藍”。實際上,自本月上旬起,我市已經全面實施大氣污染防治“十條強化措施”,著力改善空氣質量,全力守護“安慶藍”。
網友微評習慣了不習慣的習慣:這幾年,我發現隔三差五的“安慶藍”就在朋友圈刷屏。與此同時,各種“藍天保護戰”的措施也經常在本地媒體上看到。很明顯,兩者之間當然是有聯系的。也就是說,正是一系列“藍天保護戰”舉措,才造就了“安慶藍”。所以,我想,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安慶藍”會越來越多,多到人們已經都懶得拍照留念,更別說在朋友圈里炫一炫了。嗯,會有那么一天的。
桐城抗日故事登上央視
6月15日,中央電視臺CCTV-7國防軍事頻道《軍迷行天下》欄目組播出專題節目《新四軍首俘日軍之謎》,這是桐城市委史志室首次將黨史軍史講到央視講臺。抗日戰爭時期,桐城是皖江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四軍四支隊東進抗日的主戰場之一,新四軍四支隊在這里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遺址、遺跡。
網友微評江嘴散人:我之前在網上看到過林彪對“平型關大捷”的思考,其中就提到了“過去戰斗中還不曾碰過這樣強的敵人,強是說他們的步兵能各自為戰,雖打敗負傷了,亦有不肯繳槍的”。可見,兇殘的日寇,確實很難“抓活的”。尤其是抗戰早期,我方處于守勢,勝利已經顯得很珍貴,在勝利中抓獲日軍俘虜就更是難得的戰果了。這樣的戰果是很鼓舞士氣的。所以說,新四軍四支隊在桐城取得的一系列戰果,尤其是拼下來的“新四軍首俘日軍”戰果,和“平型關大捷”一樣,在當時,鼓舞著每一個不愿做亡國奴的中國人,在當下,則是值得我們銘記的歷史。
99萌面小蝦99:這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歷史,不僅本地媒體應該多多宣傳,還應該進校園、進社區,讓每一個安慶人都知道,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為了這片紅色的土地,共產黨人曾經做過什么,取得過什么成績,做出過哪些犧牲。
來源:《安慶日報》 2022.06.23 06版